HLYT-BW4X型 建筑门窗保温检测设备

 目录

一、设备概述

二、规格型号

三、适用标准

四、主要特点

五、技术参数

六、检测流程

 

一、设备概述

该设备是按照最新国家标准GB/T8484-2020《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》的标准而制作,试件一侧为热箱,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,另一侧为冷箱,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。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,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、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,通过计量电暖器的发热功率,计算得到单位面积的试件在设定的温差下的传热系数K ,单位:瓦/(平方米*度)。

 

二、规格型号

HLYT-BW4X

三、适用标准

国家标准GB/T8484-2020《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》

四、主要特点

1、采用GB8484-2020 标准中的测试方法,由微机自动控制完成;

2、冷、热箱及试件框采用不低于 150mm 厚的聚氨脂夹芯彩钢板制成;

3、装置的温度传感器:采用美国DLS18B20;

4、热室功率传感器测点置于热室内电暖气输入端

5、制冷机组采用5P制冷机

6、配环境控制装置(需有独立带空房间)

五、技术参数

1、含外环境装占地尺寸(长×宽×高):约 6500×5000×3800(mm);

2、控制柜外形尺寸(长×宽×高):约 1045×610×1010(mm); 

3、温度范围:热室:0~20℃;冷室:-20~0℃;

4、温度控制精度:外环境:± 0.5℃ ,温场均匀性:≤0.5℃,热 室:±0.1℃ ,冷 室:±0.2℃;

5、热室功率控制:直流调控 功率波功≤0.3W,精度:0.5 级;

6、试件冷热侧风速控制:冷侧:1m/s~5m/s 无级可调;热侧:0~0.5m/s 无级7、电源:AC 380V

8、功率:10kW

 

六.检测流程

 热流系数标定

  单层窗

在除环境温度不同的两种工况下(建议环境温度设为14℃和26℃),当传热达到稳定之后,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相关系数,共测六次,取各测量值的平均值,按公式求出热箱外壁热流系数M1和试件框热流系数M2

Q – M1·Δθ–M2·Δθ=Sb·Λb·Δθ3

Q’ – M1·Δθ1’–M2·Δθ2 =Sb·Λb·Δθ3

式中:

Q、Q’——分别为两次标定试验的热箱加热器的功率,W;

Δθ1、Δθ1’——分别为两次标定试验的热箱外壁内、外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差,K;

Δθ2、Δθ2’——分别为两次标定试验的试件框热侧和冷侧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差,K;

Δθ3、Δθ3’——分别为两次标定试验的标准试件两表面之间平均温差,K;

Λb——标准试件的热导率,W/(m2·K);

S——标准试件面积,m2

双层窗

双层窗的热流系数M1值与单层窗标定结果相同。将测定的参数带入公式通过已知的M1值求出双层窗的热流系数M2

传热系数检测

启动检测装置,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,待达到传热稳定,每隔30 min测量一次参数,共测6次,取各参数的平均值,求出传热系数K值;

 

式中:

Q ——加热器加热功率,W

M——由标定试验确定的热箱外壁热流系数,W/K;

M——由标定试验确定的试件框热流系数,W/K;

Δθ1——热箱外壁内、外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度之差,K;

Δθ2——试件框热侧冷侧表面面积加权平均温差,K;

S——填充板的面积,m²;

Λ——填充板的热导率,W/(m²·k);

Δθ3——填充板热侧表面与冷侧表面的平均温差,K;

A——试件面积,m²;

th——热箱空气平均温度,K;

t——冷箱空气平均温度,K;

Δθ1、Δθ2的计算参照标准附录D。

抗结露因子检测

启动检测装置,待达到设定温度,逐时判断抗结露因子

检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,待达到稳定后,每隔5 min测量一次参数,共测6次,各参数取六次测量的平均值;

 

 

 

式中:

CRFg——试件玻璃的抗结露因子;

CRFf——试件框的抗结露因子;

t——热箱空气平均温度,K;

t——冷箱空气平均温度,K;

t——试件玻璃热侧表面平均温度,K;

t——试件的框热侧表面平均温度的加权值,K;

试件的抗结露因子CRF值取CRFg和CRFf中的较低值。试件的框热侧表面平均温度的加权值tf由14个规定位置的内表面温度平均值(tfp)和4个位置非确定

的、相对较低的矿温度平均值(tfr)计算得到。

t=tfp·(1-W)+W·tfr;

 

检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,待达到稳定后,每隔5 min测量一次参数,共测6次,各参数取六次测量的平均值;

 

 

 

式中:

CRFg——试件玻璃的抗结露因子;

CRFf——试件框的抗结露因子;

t——热箱空气平均温度,K;

t——冷箱空气平均温度,K;

t——试件玻璃热侧表面平均温度,K;

t——试件的框热侧表面平均温度的加权值,K;

试件的抗结露因子CRF值取CRFg和CRFf中的较低值。试件的框热侧表面平均温度的加权值tf由14个规定位置的内表面温度平均值(tfp)和4个位置非确定的、相对较低的矿温度平均值(tfr)计算得到。

t=tfp·(1-W)+W·tfr;

 

 

 

 

 

特别声明:

根据客户具体要求不同,具体配置以购销合同为准。本资料不能作为向本公司提出任何要求的依据。

本资料的解释权在本公司。

联系我们
产品详情

产品中心